读『乱世佳人』有感

预警

本文明确包含『乱世佳人』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继续阅读请自行权衡后果。

本文可能包含或暗示暴力、血腥、奴隶制度等可能引起不适或 PTSD 的因素,继续阅读请自行评估心理承受能力。

读前感

在真正开始阅读这本小说前,对其的印象不外乎是「Margaret Mitchell 著名的小说」,「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及「美化奴隶制」、「种族歧视」等等标签。

每次阅读一本书,心里总是有个期待,期待或实现或落空,当然,这和小说本身的好坏可能并没有多大关系。不久前翻开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首先要承认,我一开始是将其作为一部色情小说来阅读的。但是,有了这样的期待,真正读了几回,是会觉得索然无味的。『金瓶梅』在外界看来以「性描写」出名,但开始阅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人云亦云。作者对于性的描写很细致,但对于其他情节的描写也同样细致,只是人们主观上会更关注性描写,甚至于出现了删去其他情节,只保留性描写的所谓「精华本」。『金瓶梅』描写的就是市井生活,而生活中不可避免得要触及性的话题,这是很自然的。

回到『乱世佳人』,我的期待很简单:『乱世佳人』究竟有没有美化奴隶制?

读后感

Scarlett O’Hara

作为当之无愧的女主,Scarlett 的身世值得同情吗?在「乱世」中,她真的配得上「佳人」这个称呼吗?

我看未必。

首先要声明由于个人对于书中南方所谓「上等人」的约束存在相对程度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在很多时候个人是存在对 Rhett 的主观偏向的。小说说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同样,现实中当今写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就「读后感」而言,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感受,这也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主观的,是唯心的。没有必要虚伪地将主观倾向隐藏起来,而是认识到主观性后,进行声明,在旁人眼中才会显得客观。

Scarlett 值得同情吗?在故事发展的早期,当然值得。从一心追求 Ashley,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到丧夫丧母丧父,遭旁人冷眼非议,靠着自己(包括个人魅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虽不是白手起家,但(在付出了名誉、身体、善良等多种代价之后)也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在故事的中后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继续发表感想之前,先明确「理解」和「认同」。在我看来,「理解」就是理解能力的体现,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一种能力,和个人价值观没有关系;而「认同」,首先需要一个人具有自身的道德 / 行为等方面的标准,然后再根据这个标准,决定是否认同。标准可以变,个人道德和行为可以变,甚至于一个人「在能力上」可以拥有对待他人和自身的双重标准。

Scarlett 在被 Ashley 拒绝后赌气与 Charles 结婚,这可以理解。Scarlett 在 Atlanta 守寡,与 Rhett 交友,在危急关头为早产的 Melanie 接生,虽然这是为了遵守对 Ashley 的承诺,但我还是有些钦佩她。Scarlett 在 Rhett 帮助下回到 Tara,面对空荡荡的庄园,扛起重担,亲自下场种棉花,为生活所迫,这依旧值得赞赏。Scarlett 为支付税金进城试图欺骗 Rhett,并不幸被识破,这里开始 Scarlett 就与我想像中的「佳人」渐行渐远了,当然,在这里我仍然是可以理解的,虽然难以表示认同,但从 Scarlett 的角度出发,确实没有太多其他选项,从上帝视角出发,这更是为了关键人物幸福的必要一着。Scarlett 诱骗 Frank 结婚并资助 Tara,这虽然确实不够道德,但在当时,Scarlett 也确实走投无路。

但是,Scarlett 将 Ashley 安排到自己的锯木厂,虽然可以理解,但我不能认同。Frank 死后与 Rhett 结婚,Scarlett 仍心系 Ashley,使得 Rhett 将对她的感情转移到 Bonnie 身上,虽然不应该,但这时对于逐渐黑化的 Scarlett 已经不能以「佳人」的标准来要求了。Scarlett 在 Melanie 等人为 Ashley 举办生日时与 Ashley 在锯木厂相拥,这就只能说是「婊子行径」了。前面的只是生活所迫,而且她违背的所谓「上等人」道德本来就非常虚伪和不切实际,但此时面对 Ashley 的行为,她明明已经察觉对其无感,却仍恋恋不舍。在 Melanie 的袒护下幸免于难,当晚 Rhett 吐露真情,Scarlett 却仍不知悔改。Rhett 终于带着 Bonnie 回家后,却仍为了维护身为婊子的「牌坊」,而不愿对 Rhett 透露真情,使得后者愈加自责,在 Bonnie 不幸离世后,还对 Rhett 横加指责,简直就是天理不容。就算她最后在 Melanie 的提醒下幡然醒悟,也为时已晚,在小说的最后,竟然还在重复 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时的 Scarlett 已经远远不是什么「佳人」,而是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她想着回到 Tara,而 Ashley 家中还停着 Melanie 的尸体,她早上还刚从外地回到 Atlanta,而她不久前还否定对 Rhett 的感情,仍心心念念 Ashley。

Ashley Wilkes

要谈 Ashley,首先要明确,小说中存在着至少两个 Ashley,即「Scarlett 心中的 Ashley」和「现实中的 Ashley」。

Scarlett 心中的 Ashley 不必多说,把全部美好的词语都套上也不为过。

那么,现实中的 Ashley 是什么样的呢?

战争前,他心系 Scarlett,但有自知之明,表白之后便和 Melanie 结婚。

战争中,Ashley 给 Melanie 写信,回到 Atlanta,对于惨烈的战争不置一词,刻意疏远 Scarlett,却要她承诺照顾 Melanie,并吐露战争实况。当然可以带着 Scarlett 心中的 Ashley 那样的惯性思维,认为 Ashley 真心这样希望,但这也可能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看法。Ashley 也完全可能是在利用 Scarlett 对他的好感来胁迫她照顾 Melanie,而且,从后文 Scarlett 帮 Melanie 接生的片段来看,可能性相当大。

战争后,Ashley 在 Tara 生活不易,长久不能适应,却不阻止 Scarlett 前往监狱寻求 Rhett 的帮助,后来还利用 Scarlett 的好感来到 Atlanta,在看到 Rhett 对 Bonnie 的感情后,仍三番两次干扰 Scarlett,沉浸在自己对过去的缅怀中,还非要拉着 Scarlett 一起怀念过去,有意引诱 Scarlett。

现实中 Ashley 的种种行为,都与 Scarlett 心中的形象相去甚远,Ashley 就是如 Rhett 所说,表面装作上等人,实际行为却不三不四,更糟糕的是,还完全没有自知之明,赤裸裸的罪人形象。

Rhett Butler

[该部分写作未完成]

KKK 与奴隶制

在读到这部作品之前,对于 KKK 的印象就是一个完全的种族主义组织。当然,许多人都声称本书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并对蓄奴进行了美化,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声明自身的立场,也没有认识到战争的胜利方是北方,而战争史的撰写者,也不是这些南方人,北方人完全有动机也有能力对自身的战争行径和战后生活进行美化,对奴隶制进行丑化。更何况,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停滞,拿着今天的价值观,去批判百年前的事物,恐怕起点就足够当作当年的制高点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我向来是首先要怀疑的。

同时,需要指出,三K党,并非单一组织,而是被许多组织采用,主张也不尽相同。就书中的三K党而言,虽然手段有些暴力,但没有三K党,在黑人和北方人的压迫下,也势必会有类似的组织出现。在重建时期,政策有争议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就书中政府推行政策的态度,就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光提出目标而没有具体方案,不解决问题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而且,我从中并没有读出所谓种族主义,在我看来,这只是大多数人的逻辑混乱和极少数人的神经错乱的代名词。

不谈小说,现实中的种族主义存在吗?

当然存在,有些人真的出于某些原因认为某些种族比其他种族更加高贵,对于这种人,是没有办法的,出于人道主义,无法直接进行肉体消灭。

但是,更多的是,并没有认清社会真正的问题,而匆忙贴上种族标签的人。今天的美国是这样,1865 年的三K党亦如是。这并非种族问题,而是纯粹的阶级问题。如此一来,一切便很好解释了。白人看不起黑人,这是黑人从事的职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大多数白人的阶级,是要高于黑人的,并且这个阶级鸿沟,是很难逾越的。为什么白人中也存在所谓「上等人」和「下等人」,这同样也是阶级问题。这些「上等人」在面对「下等人」时产生的阶级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在「上等人」家中的黑人面对「下等人」时也一样存在。至于这样的误导性术语为什么存在,原因就有许多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维护社会稳定。这听上去或许有些荒谬,但事实如此。「种族」是天生的,难以更改的。那么种族问题的解决方式,就一定是外在力量推动的。而「阶级」,尽管美国当今已经阶级固化,但仍有「极小的可能性」实现阶级跨越。在理性人眼中,这一可能性是「极小」的,可惜的是,理性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一旦点出阶级问题的本质,人们看到的不是「极小」,而是「可能性」。人们对这一可能性的追求,极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毕竟早期三K党那样的被动自卫今天都被视为洪水猛兽,阶级问题一旦被挑开,美国完全可能四分五裂。

结语

一句话概括乱世佳人:一个浪子如何用爱将一位佳人变成婊子,将她的情人变成小人,将他自己变成伟人。

Vinfall's Geekademy

Sine īrā et studiō


一句话概括乱世佳人:一个浪子如何用爱将一位佳人变成婊子,将她的情人变成小人,将他自己变成伟人。


发布 2020-07-23
更新 2021-10-05
全文 3412 字
签名 html asc

#book #literature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