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小记

前言

过去这个星期在 GitHub 上修了不少项目的 bug, 还在 Switchroot 里折腾了很久 Magisk 和 Xposed (via LSPosed) 模块, 并且开始了将 Kali NetHunter 移植到 Switchroot 的尝试, 如果不成功,就只能回 Termux 用不怎么好用的 PRoot-Distro 了。

虽然上面的文字只有短短几行,但好久没碰 Magisk/Xposed,四五年间的变化太大,光消化就需要不少时间。 因此也没能够匀出时间看这场辩论赛中最经典的决赛,复旦大学 v.s. 台湾大学的比赛

全文基本是流水帐,除了对发言人观点的总结,记下的文字都是辩论进行到特定阶段,在当时那个特定时间点的想法,需要配合辩论赛视频观看才能最大化理解。

辩论

决赛的评委阵容看上去水平都是顶尖的,一排 dalao 坐镇现场有点壮观。

正方辩题:人性本善。

反方辩题:人性本恶。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月初才刚在 从 R11 到荣格心理学到人性本源 中写过人性本源的话题,这场辩论赛中就又出现了同一话题。

正方一辩:引用孟子和实践理性批判说明人性本善,不否认人会有恶行, 但「恶」是外在条件施加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这个还可以理解,后面两点关于道德的议论以及展开的解释就完全离谱了,出师不利。

反方一辩:一上来就纠正了康德对人性的立场,信息反制。 立论阶段马上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这里反方也犯了大错。 正如我在 从 R11 到荣格心理学到人性本源 中提到的, 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性,但不承认普遍抽象的人性, 所谓的「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完全是子虚乌有。 后面引用曹操言论则又是反方一辩的一大失误, 抛开三国演义中对史实的扭曲和(出于演出效果)对曹操的恶意中伤, 曹操原话 1 如下: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旣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这完全是曹操发现自己杀错人,心生愧疚的无奈之言,以此为自己开脱,宽慰自己。 而且反方一辩嘴上说着对方一直用「后天」的例子说明「本性」很蠢,但她自己还这么干…… 一口一个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听着太难受了。 前面几场表现得还蛮好的,到决赛估计一紧张脑子也不好使了。

正方二辩:……难以评价。

  • 高情商:话语感染力很强。
  • 低情商:你机车诶,这么大个比赛那么多废话。

不过举的例子确实很有意思,有限度的欲望本身并不是恶,甚至还是正常人都应具备的。

坦白说从逻辑上看,判断本质上「是否会无节制地扩张」这个点本身应该就是不可知的……

双方对于「本质」的定义似乎都不一样,正方立论中并未提及(因为提的都是后天的), 而反方(错误的)定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既然从这个角度讲的话, (正确的)出发点是应当是,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 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人性,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人性。 双方的矛盾是阶级决定的,不可调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解决。

反方如果真的想贯彻马克思主义,就应该证明各个阶级的人性都是本恶, 资产阶级人性是恶,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流氓无产阶级等)人性也是恶。 而不是以己之矛,攻彼之矛,来来回回无穷匮也。 更何况,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压根就不讲抽象人性, 马克思主义唯一可能所指的所谓「人性」,指的是「劳动」,或者说是「人的一般本性」, 和西方哲学中那些美、爱、理性、自由意志之类的「人性」,没有一点关系

反方二辩:上来就自爆,「我方从来不认为本能和欲望就是恶,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展,才是恶。」 你都把「本能」给否定了还辩论个啥。 后面介绍了弗洛伊德还行,又和我文章里的荣格对应上了。 不过弗洛伊德「Id - Ego - Superego」(自我 - 本我 - 超我)的结构中,其实很难抽离出一个「人性」。 「人是恶」和「人性本恶」完全是两个命题,看到现在还是很难理解史上的「世纪之辩」只有这个水平……

正方三辩:完了,我的智商已经跟不上正方了。

反方三辩:这场正反方咋都一上来就犯错,神™️「谁会拿起屠刀呢」, 「拿起屠刀时的」人性恶不恶和「人性本恶」完全没有关系…… 苍蝇不叮无缝的🥚,但你这🥚的缝,除了受内因影响,更可能的是在外因的作用下弄碎了。 论据虽然很有道理,但还是脱离了「本」! 而且原始人脱离了社会,脱离了阶级,是不可能存在反方一辩立论中的「人性」的。 换言之,「原始人」压根就不是命题中的「人」…… 不过抛开辩论赛的立场,这个观点我还挺认可的, 这点也是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证明的。

自由辩论:大失所望,「世纪之辩」只有小学生吵架水平……暴 liǎn 天物笑死🤣

总结陈词:xs 怎么蒋老师开局就把前面几个队友的错误爆出来了。 而且又一直在复读错误观点,「抑恶扬善」能够把自己抬到道德制高点,但掩盖不了逻辑的缺失。 正方四辩说的其实还挺在点上的,甚至还小小反驳了一下弗洛伊德的观点,只可惜一波小高潮出现得 taiwan 了 ( ・ˍ・)

主席发言:因为早早知道了结果,主要是看总结的观点和我理解有没有出入。 反方引用了天龙八部还行,前面没注意。最后杜维明教授的 个人感想 相当有文采。

观后感

整体还是挺失望的,比想像中的辩论水平要差了一大截, 蒋老师的最佳辩手是实至名归,但我对复旦队堆砌华丽辞藻的修辞术还是提不起兴趣。 而且「九二共识」达成不久,两岸关系这时候其实稍微缓和了一丢丢🤌🏻, 但感觉双方还是有点针尖对麦芒,甚至有对对方辩手/地区的攻击,这点挺低俗的。 根据 当事评委在 2019 年的采访稿, 在 1988 年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国际大专辩论赛前身)上复旦大学和台湾大学的对垒就没有这种氛围。

最后送上评语2:「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怎堪巧言令色,鲜矣仁;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何至恶语相向,枉议善!」


  1. 出自「三国志 魏书一 武帝纪」第六段,见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2. 如果也看了初赛半决赛的评语,或许能够发现,其实三篇随笔中的开头八字都是各个大学的校训虽然是我为了对仗简化过的版本,算是一个彩蛋🎉吧 ↩︎

Vinfall's Geekademy

Sine īrā et studiō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怎堪巧言令色,鲜矣仁;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何至恶语相向,枉议善!


发布 2022-11-14
更新 2023-11-07
全文 2314 字
签名 html asc

#debate #life #logic #psychology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