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3 是玩疯了,2024 的数字就正常许多,而且中间各种原因搁置了复古主机回顾,直到年末才步入正轨,也导致数据量偏小。和去年一样,本文中的「游戏」,仅包含极少数「视觉小说」,基本不含「Galgame」、Flash 游戏和早期的国产游戏,今年可能真得写几个特别篇,涵盖 HLTB 忽略的内容。
顺带提一句,博客篇估计得 2-3 月份,因为攒了 18 个月的数据,准备再搞点可视化玩玩。预定的开发篇合并进了生活篇,24 年度总结大概就这些,上面提的特别篇看情况吧。
消费
这里依旧只统计纯粹的游戏消费,主机、手柄、街机币等等均不计入。 24 年由于傍大腿,消费少了非常多,创下 2018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项目 | 数值 |
---|---|
净支出 | 800+ |
共计 | 133 |
游玩 | 54/70 |
综合游玩率 | 77.14% |
本体游玩率 | 94.04% |
DLC 游玩率 | 100% |
最高单消费 | XGPU (¥68) |
三个游玩率中,综合仅限 24 年度的数据,而后两个是全部库存游戏的数据。实体典藏的性质不同,在数据库不算作游戏,而是有单独的表,所以最高单笔消费就成了西瓜皮……这也是不再统计毛支出(没意义,卡带进进出出过万实际花费可能不到 1k)的结果。
133 部游戏详解:
- Epic 白嫖 62 部,差点过半,所以今年买的是真少……但这些并没有全都放在上表的「游玩」一项,因为很多单纯入库,不打算玩,实际带游玩标签的有 11 部。因为 Epic 游玩周期一般在春节期间,上次游玩已经是 2024-03-14,11 部里玩过的仅 4 部
- XGP 9 部,记录见 2024-10,虽然通关破晓传说和祗早已回本,还是有点浪费
- 手游,仅一部音游,Rizline,啥都要金币解锁,商店卖的东西也没卵用,主要是歌不好听,全是迷惑电音,5 月首发打到长草期即弃坑
- Steam 俄区 key,万代传说系列买了三部,就开了个头,早晚会打
剩下的不是实体就是 Steam 正常购入,今年买游戏的一大特征就是无脑入大包:
- 开罗游戏 8 部,来自 4 个大包补齐
- 2024-08 提过宇峻奥汀的幻想三国志系列,7 月买了 1-4,11 月补齐 5,其实几年前就买过三国群英传大包,但一直抽不出时间打
- 2024-11 提过弘煜科技的风色幻想系列,1 和 SP 早就买了,通关初代感觉还不错,于是直接 all in
- 同样是 2024-11,大宇做的明星志愿系列,也是 DOSBox 套壳的第一部体验完美 all in,结果其他的拿虚拟机试也不太行,可能得找藏经阁,什么正版受害者……
- 2024-01 一笔带过的古剑奇谭系列
- 其他零零散散例如光谱资讯的三国立志传、武林立志传和各种 gal 大包不再一一赘述
什么?日厂游戏?等 Steam 骨折需要一万年,主机首发通关回血一条龙可能也就几十,更别说 Atlus 和睾贵的コーエーテクモゲームス/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这种。更有可能的是,只玩 Steam 会错过绝大部分优质游戏……
时长
先来个每月速览里的数据可视化,为了这碗醋包了一年的游戏报告🥟,写了篇番外 Revisit ggplot2 & Welcome ggbreak 介绍这张图的细节:
结果蘸醋半小时,写番外俩小时,南辕北辙了属于是。HLTB Linear & Temporal Breakdown 的内容仍然适用,而且 HLTB 今年也加了年度统计,写过再写就没什么意思。
因为 23 年硬着头皮学了 SQL,用多了现在挺顺手,hltb 和 vndb 两个 repo 都基于 SQL 重构了部分清洗的功能。轮番检查后难有漏网之鱼,24 年数据基本没有噪声。而且 hltb v8.0 输出的 dirty.csv 包含没有时长的游戏,再也不用担心缺漏 1。
数量 | 时长 | |
---|---|---|
通关 | 333 | 1670:46:16 |
占位 | 148 | 83:58:34 |
弃坑 | 79 | 24:47:40 |
暂缓 | 15 | 28:25:48 |
重玩 | 13 | 04:27:06 |
持续 | 5 | 10:41:37 |
比起去年,通关、占位、弃坑全部腰斩,暂缓、持续都是临时性的,迟早会合并进上面。 由于历史原因,占位和暂缓分离,其实是一项,说过很多回。
全年时长 top 232:
游戏 | 平台 | 评分 | 时长 |
---|---|---|---|
圣兽之王 | NS | 9 | 43:26:00 |
破晓传说 | XSS | 9 | 42:59:00 |
古剑奇谭 1 | Steam | 9 | 37:45:54 |
光辉物语 完美编年史 | 3DS | 10 | 35:33:57 |
塞尔达传说 智慧的再现 | NS | 9 | 34:21:00 |
符文工厂 3 特别版 (RF3S) | NS | 10 | 33:07:00 |
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 | Steam | 9 | 31:29:54 |
勇者斗恶龙 III HD-2D 重制 | NS | 8 | 21:41:00 |
哆啦 A 梦的铜锣烧店物语 | NS | 8 | 19:42:32 |
妖精的尾巴 2 | NS | 8 | 17:11:01 |
祗:女神之道 | XSS | 9 | 16:43:49 |
Card-en-Ciel | Steam | 8 | 15:38:00 |
恶魔城 被夺走的刻印 | NS | 8 | 13:57:00 |
路易吉鬼屋 2 HD | NS | 8 | 12:56:00 |
幻想三国志 1 | Steam | 10 | 12:35:00 |
玛利欧&路易吉 RPG 兄弟齐航 | NS | 12:22:33 | |
蓝龙 异界之巨兽 | DS | 9 | 12:06:00 |
幻想三国志 2 | Steam | 10 | 11:52:00 |
Neptunia: Sisters vs. Sisters | NS | 8 | 11:34:46 |
幻想三国志 4 | Steam | 9 | 11:15:00 |
Nintendo World Championships | NS | 9 | 11:11:00 |
波斯王子 失落王冠 | NS | 8 | 10:44:04 |
阿猫阿狗 | Steam | 8 | 10:42:00 |
看合订本也不难发现,时长普遍缩水,23 年 top 12 如龙维新极 29h30m,在今年能排到 top 8,平台也比去年要单一,Switch 霸榜,印证了我在 #消费 结尾的说法。
Top 10 合计 317h17m18s,按 8 小时工作制要肝快 40 天,按不吃不喝不睡算要 13 天。 不过和去年普遍倍速不同,今年上榜的几乎全是手打的,少数倍速的:
- 光辉物语 完美编年史,160% 模拟速度,见 2024-12
- 古剑和幻想三国志,2.5-3 倍速不等,#消费 提过不再赘述
- NDS 蓝龙 3,1.25-1.5 倍速不等,和古剑一样被一笔带过,复制下感想
- 这部的故事节奏比 X360 的要紧凑得多,体验不错
- 不过后期免不了俗,开始用各种 7 层、13 层迷宫和拖沓解谜强行拉长时间
- 结尾挺不错,还稍微有点感动,不过最终战前一样的迷宫走三遍太 SB
- 阿猫阿狗,DOSBox 没有用倍速,改为修改 CPU 时序,积少成多
- 老游戏的老毛病,开场就要练级,一路练到结尾,累死个人
- 迷宫,特别是走山里去城市的洞穴,不看地图我走了快一小时也没走出去……
- 合成系统老麻烦了,NDS 蓝龙也是,素材比较难刷
下面就是愉快的 cross link 时间 :)
- 圣兽之王、RF3S,见 2024-03
- 破晓传说、DQ III HD-2D、马嬲 RPG 兄弟启航,见 2024-11
- 妖精的尾巴 2,见 2024-12
- 2024-10 算是 24 年的高光月份
- 智慧的再现、大鸟、祗、Card-en-Ciel / 天穹卡牌录均有记录
- 恶魔城 刻印虽然只存在于标题,但这部体验很不错,就是太简单
- Switch 复刻做得一般 4,就多个一小时通关的闹鬼城重制和设定集,打刻印的村民任务和剧情我都是照着翻译硬啃,有点痛苦,后面迷宫画廊/废墟肖像就学聪明了,NDS 日版汉化,体验极佳
- 回到刻印本身,挺好玩的,和印象里的恶魔城很不一样,不过打完大螃蟹我才算得上初窥门径,靠解锁能力(魔导器)扩展地图挺好 5,不知道为什么在老塞尔达我就喜欢不起来,大概是地图大小的锅
- 解救全村民才能进 GE 有点坑,任务也很凑合,还要刷道具,不然就是去隐藏地点打墙壁,这点不太喜欢
- 结局不算很好,造化弄人,但整体来说游戏除了要刷的东西太多(经验、熟练度、道具),其他都还行,女主美背初见还是大乱斗斗魂,复刻官宣才知道原来出自恶魔城,甚至是 c 位女主
- 不着笔墨,只存在于 2024-09 的表里
- Nintendo World Championships,这部主要是太小众,对于大众而言算是速通文化普及作,9/10 也只是个人偏好
- 哆啦 A 梦的铜锣烧店物语
- 开局挺突兀,可以连接不二雄的其他漫画世界从而引入客串角色,这点不错
- 近些年开罗新游戏的坏习惯就是喜欢做很多系统,这也要操作那也要操作,但是杂而不精,数值崩坏,这部感觉数值用心做了,不修改钱也基本够用,会一直送
- 大概优点就这些,剩下全是缺点,Switch 最后全收集可太痛苦了,不过 Steam 隔了小半年才上,它上架时我都通关几个月= =
- 路易吉鬼屋 2 HD,一样只存在于 2024-08 的表里,因为我完全没写评价,它就还是一款 3DS 游戏应有的样子,不增不减。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 boss 战之前要登几十级台阶,每一级都要根据鬼火在左中右的选项里三选一,猜错直接回到起点,非常痛苦
- 波斯王子 失落王冠,太久远了,48.05% 弃坑就是因为解谜和跳跳乐。掉帧和单向门我倒觉得还好,boss 战也有点爽,但一下就赢了,没点挑战性。这游戏最爽的部分基本全在 demo 里……
写到这里差不多 3.4k 字,好像也比去年少不了多少,更别提我还写了番外……本来打算在后文按评分和平台分项介绍,看来只有空写简评,或者直接上链接。
评分
今年评分要比去年正常,去年打得多,高分也显得廉价。
上面是 HLTB 的年度总结,和我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数据会有出入。
实际在 24 年游玩的有 593 部,其中 228 部未打分,占 38.45%,首先剔除。
好巧不巧,剩下正好 365 部虽然没什么意义,和去年持平,不过这次包含时长为 0 的。
低分
低分基本都是 gal,这里按下不表。itch 的高分和低分一样忽略,只列其他不及格的,哪怕就一行也会 cross link6。前面没标评分就表示和上一行一样,没标平台则默认 PC:
- 4/10,SUPERHOT: MIND CONTROL DELETE,前作在游戏里直接叫玩家小狗狗已经很逆天了,但起码还有玩法支撑,这部就是垃圾中的垃圾,全年评分倒数第四
- BC Racers,3DO,见 2024-04
- Dandara,见 2024-03
- 5/10,日薄西山,Switch,见 2024-06
- BeatRider / 元气百响,见 2024-10
- RoRo PuzzMiX,Switch,见 2024-05
- 2024-09 有两部
- WHAT THE CAR?
- Flowstone Saga / 星石传说
满分
不是很多,和去年说得一样,一般垃圾游戏我就直接加到弃坑那栏,不会评分。 满分作品才 16 部,可以逐一说明;9 分作有 53 部,只能略过。 好在这些不少时长都比较长,和 #时长 会有重叠关系,这也是列表长达 23 项的原因。 但短篇和高分的创意小游戏就只能自行看游戏报告系列文章,这里不再列举。
- Thank Goodness You’re Here!,英式幽默小品游戏,见 2024-08
- 2024-12 两部
- ADEN / 亜電 / 亚电,年末最后一天遇到的电波佳作
- 普利尼 2,PSP,日本一出的最凶普利尼横版游戏
- 学生时代 / School Days,虽然当初评价很高,但众筹虚空发 key,迟迟不见正式版,很难受,见 2024-09
- 幻想三国志 1、2,RF3S,光辉物语(3DS)见 #时长
- Dungeon Raid / 地牢突袭,上古手游,宇宙最强三消,下架多年,精神续作 Troll Patrol 9/10,见 2024-07
- 冒险村物语 2,2024-01 一笔带过,今年玩的十几款开罗游戏中的最强作
平台
这里放个 24 年的 BarChartRace,只统计年度数据,所以起点和前文的会不一样。同时因为 PC 平台一骑绝尘,显得其他平台很少,特地排除。
Bar Chart Race on 2024 Game Platform
PC
照旧,Steam 先行,前段时间偷偷用控制台买了第三个展柜,拉清单更方便。 以及不知道为什么 2023 的游戏数比去年的截图要少,不能是下架了吧……
前面的几个板块七七八八写了不少,这里懒得翻。 作为替代,列一下我的 Steam 大奖提名:
Award | Game | 碎碎念 |
---|---|---|
年度最佳游戏奖 | DQ III HD-2D Remake | 大头都在主机,被迫上位 |
年度最佳 VR 游戏奖 | / | 没劲 |
爱的付出奖 | Forza Horizon 5 | Cue Club 2 也不错 |
最佳 Steam Deck 游戏奖 | Malware | 太多候选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奖 | Astro Duel II / MVC? | 好,少数多人游戏 |
杰出视觉风格奖 | 旅人索菲亚 | HTT2, Mini Airways |
最具创意游戏玩法奖 | 全网公敌 2 抱憾不敌 | |
纵使手残仍大爱奖 | CATO | 绝影战士重制也可以 |
最佳原声音轨奖 | 神椿市协奏中。 | 不太想选,但没更好的 |
杰出剧情游戏奖 | NUKITASHI 2 | 实至名归 |
轻松惬意奖 | Thank Goodness You’re Here! | 沙雕小游戏,英式幽默 |
解释和吐槽:
- Malware 即「流氓软件」,我甚至写过攻略 流氓软件完全解密
- MVC 指 Marvel Vs Capcom,显然是格斗合集,又是国内没什么知名度的,我玩的 Switch 版。值得一提的是,它在我的笔记首次出现是 2024-08-27 老任的独立游戏 + 第三方直面会(美版、日版),本文出现的恶魔城复刻、铜锣烧店物语、DQ III HD-2D 也全都源自这场。回头看我记录的作品质量都不错,除去还没发售的,不喜的只有披萨高塔和 Tetris® Forever,合金弹头战略版我都挺欣赏,见 2024-11
- Steam 这个提名标准简直莫名其妙,分类很无脑,也就图一乐
- 另外由于 HLTB/VNDB 分开记录,我选的时候刻意忽略了 Gal,只在剧情一项保留,毕竟其他游戏想在这方面超越还是比较困难的。很多非 gal 神作的剧情可能都不配给 gal 提鞋<(  ̄^ ̄)>
- 其实上面的表是从我另一个 HLTB 年度游戏提名里筛出来的,即 Steam 能玩到的那小部分,但全文已经很长并且还要继续变长,这里假装它不存在
今年记了很多 itch 游戏,多达 103 部,感觉质量不过关或者只是 demo 没有记录的数量还要更多。算上 20 部没评分的,5/10 仅两部,8 分以上就有 46.60%(48 部)。自 Steam 取消 greenlight 以来,垃圾游戏层出不穷,给钱就能上。反观 gal,处处碰壁,双标如此,不忍直视。
Epic 14 部,9/10 佳作 Aerial_Knight’s Never Yield、Astro Duel II 均见于 2024-03,同月还有 Yoku’s Island Express,虽然我只给了 7/10,玩法也是相当有意思。其他全是解谜游戏,不提也罢。
GOG 就一款上个月打的塔亰 Clanpool,PSV DRPG,老难了,见 2024-12。 VR 也就打过一部 FPS,没什么意思,不讲了。 XGP 见 #消费,剩下就是 HLTB 不记录的类型:Galgame、Flash、藏经阁等,忽略。
任天堂
从 #平台 开头的视频不难看出,Switch 是主力军。毕竟众所周知,从发售游戏的角度讲 PS5 就是个失败产品,更别提虚高的价格和虚标的性能,PS5 Pro 也和 Vision Pro 一样,纯属娱乐,销量全靠向前兼容 PS4。可惜港服还是残废,少几百个游戏,不提也罢。
Switch 后面估计出个特别篇,或者和 Switch Wishlist 一起更新,其实基本都讲了,就是查漏补缺,所以本部分只讲机器。年度总结也是因为账号分散,美区号甚至就 Re0 和大乱斗……
- NDS,17 部,因为去年打过不少,今年补缺质量有所下滑,只通关其中 6 部
- 蓝龙和恶魔城迷宫画廊见 #时长
- 2024-12 提到三部
- 巴哈姆特之血、AWAY 混乱迷宫都有评价,自行翻阅
- 风雨传说
- 剧情挺乱七八糟的,只能说主角到底是小屁孩
- 很难绷的一点,我觉得男主看着挺像赛马娘……
- 战斗系统也没什么新奇的,就是三条线切换
- 美少女梦工厂 4 DS(下称 PM4),养女儿怎么算 gal,2021-11-04~2024-12-10,拖了 3 年才打完,实际一下午即可通关。NDS 版独占父嫁结局,不得不打,不过阉割女儿外的人物配音有点难受,PSP 版因为没汉化,真勇者结局不知道要鸽几年
- DK,操作方式太诡异啦,欣赏不能
- 影之传说 2,有点难,音乐顶级,瞬间唤起 FC
被虐的回忆 - 降魔灵符传,世界树迷宫之前的世界树迷宫?其实不怎么好玩,但因为打得快我一个多小时就通关了= =隐藏迷宫?当然是直接忽略啦🙉
- 3DS,13 部
- 去年提过几部的后续
- 前段时间重试机械星球,卡顿不再,攻略中
- 幻想生活,隔了太久,重试我没感觉出好玩在哪,不明白当初为什么沉迷
- 幽灵舞者卡布瑞 3D,可可爱爱的音游,比较适合实机,你不会想用鼠标玩
- 其他值得一提的都在前文提及,不再赘述
- 去年提过几部的后续
- FC,4 部,其实是在 Nintendo World Championships 里玩的,不作数~
- SFC,3 部,同上,Steam 的 Top Racer 合集,25 年可以多玩点超任游戏
- GB 一部 Picross
- GBA 一部年初马嬲 vs DK 重制的原版
- NGC 一部辛普森一家改编游戏,垃圾
- Wii 一部百战天虫,没什么印象,应该一般般
今年因为复古平台回顾开始得晚,老任都没怎么打,比较可惜,春节期间多打点。
微软
见 #消费,和 2023 年度总结 - 游戏篇#微软 一样,今年没无力写 Orig-Xbox、X360 和 MSX,只贴个 Xbox 年度回顾:
索尼
- PSP,6 部
- PS2,3 部,但都没通关
- 泪之腕轮物语 2,2024-01 就再也没有出现在系列里,暂缓至今
- 龙之力量 / ドラゴンフォース / Dragon Force,SS 重制版,Switch 有 SS 原版,据说是「三国群英传」的原型
- ガングリフォン / Gungriffon / 武装雄狮 / 武装鹫狮 / 杀戮鹫狮
- FS AC 系列的老祖宗,格兰蒂亚开发者制作
- SS 和 Xbox 也有,后面估计会去打 SS 版
- 就这仨,确实太少了,之前整理 rom-update 看到 GUST 的 魔塔大陆系列 有汉化,类似炼金工房,25 年可能打一打
- PS3,虽然有 3 部但 2 部是去年的补遗,唯一的 Ultimate Marvel Vs. Capcom 3 不在 Switch MVC 合集里,应该是帮朋友测试 RPCS3 兼容性或者诈尸更新 PS3 固件时顺带玩的
- PSV,一部神海卡牌游戏,做得不是很好。其实小 V 还可以,主要游戏基本都移植到 PS4/Switch,模拟器兼容性也没有索尼系其他主机的那么优秀
其他
- 3DO
- 很多人估计没听过,这算是机顶盒之前的机顶盒。而且是类似 IBM PC8 的一种标准,不特指某款主机。准确名称应该叫 XX 厂 YY 型 3DO 兼容机。
- 虽然 2024-04/2024-05 有提及,但没展开介绍,因为也没啥好介绍的,3DO 的特点就是一大堆 FMV 和 2D 格斗游戏,其他和同期主机差不多,也是一堆 gal 和美少女麻将。知名游戏就那些,PC-98/SS 基本都有,岛 giegie 的 宇宙骑警、美少女梦工厂、野球拳、VR 摄影棚和枪车球。
- 为解包游戏 CG/视频,还研究过 rom hacking,不过几十年前的媒体格式和如今天差地别,哪怕能解也有很多噪点,最后还是弃了
- 感兴趣的只有哆啦 A 梦 友情传说 / 友情伝説 ザ·ドラえもんズ,但还没空打
- 街机
- 又是 Switch MV 合集,还有街机厅经典头文字 D,再就是名字很长的恋姬无双,也不知道玩的哪个版本,就随便玩玩
- 2023 年度总结 - 游戏篇#其他 提的三项是一个没碰,今年可能搞搞 MAME
- SS
- 游戏天国,SS 基本就是 STG 和 gal 比较吸引人,X 限定去年玩过一圈今年没打
- 樱花大战 2,好像弃坑了
- FM Towns
- 机型老复杂了,很逆天的是支持 MS-DOS、TOWNS OS、Windows 3.1 并存于同一块硬盘,放在今天根本无法想象
- 只玩过一部,美少女梦工厂 2,见 2024-07
- PC-98,同上,只玩过 PM2,主要是模拟器没 DOSBox 好用,而且用不了 VNR
- DOS,依旧同上,PM2 无印版/绮丽版,还玩过其他的一些,但没记在 HLTB 懒得翻
- Amiga,暴力摩托,应该是测试复古 PC 模拟器顺带玩的
- 弹珠台,在复古玩家的圈子里也很小众,算是活化石级别,全国估计都没几台
- 桌游
- 桌游模拟器还是一次没启动,Switch 世界游戏大全 51 好久没开,还没全金牌🥇
- 12 月倒是玩过桃铁亚洲版,但在 2024-12 完全没出镜,玩了才知道开发居然是 Hudson。其实我一直很好奇霓虹人眼里的大富翁到底是什么,桃铁、双六、人生游戏,花样挺多= =
- Flash 和 J2ME 玩过不少,这里按下不表,有空和 QQGame 一样写个总集
杂谈
因为迁移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情,今年打得比较少,VNDB 可能还好,HLTB 就差点意思。而且游戏越打越多,总有一些不好的苗头,不过我也不打算改:
- 忽略测评
- 本来就图一乐,而且想要客观评价每款游戏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可笑的,最后只会沦为每次都用同一套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理论框架来限定自己,八股文了属于是
- 随着我的打分游戏越来越多(HLTB 目前是 1270 部),回头看我自己都觉得没有一点 consistency,真的不能怪各种权威媒体。不过收钱改分就大可不必,更不论为了迎合受众而出现一些很离谱的评价
- 如果看过这一年的游戏报告系列,不难看出我的品味是比较怪的。很多公认渣作我都玩得津津有味,打上高分,不少有口皆碑的佳作则弃之如敝屣。毕竟到头来打游戏就为了四个字,我心快乐
- 低估开发
- 因为三天两头鼓捣解包,我也累积了点三脚猫水平,而且在树莓派等 SBC 和 Termux 开发的经验使得我拥有很多游戏开发缺失的经验
- 这一方面让我经常会吐槽游戏做得烂 9,从而忽略开发者为优化做过的努力(如果真的有的话)
问就是我十五年前的商务本不能玩就是垃圾 - 另一方面,配合任豚属性,只要符合当前哪怕上一世代的水平 10,我对游戏画面便毫不在意。所以你和我说画质,我都觉得好笑.avif 而且玩了这么多代主机和复古游戏,现在所谓的顶尖画面,放到 10 年后一样辣眼睛。更不提其实现在的画面发展堪称龟速,不少开发者都不愿再自欺欺人,摊手投降。请几个好美术,建模弄好看点,再配合 AIGC(封面和 CG)和虚假宣传,这套诈骗流程不再像以前那么好糊弄
- 还有就是无视机能。比如 NGC 是 PS2 1.5 倍性能(生化危机 4,实时演算 v.s. 全程 PPT),结果销量惨淡。世嘉 MD 和 NEC/Hudson PCE 机能强化拉满,最终也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现在游戏界很不好的一点就是竞争关系,人人都想抢占注意力,实际上在遥远的闪客时代很多都是互帮互助的。还是我在 Thoughts on Copyright#P2 的想法,别人都行你不行,那就是菜。我知道客观原因有很多,也知道开发经验需要积累,但那是从开发角度讲的;从玩家角度,你不行那我就去找别人,就这么简单,何况对我来说你只是 1.686‰(见下一段)
- 小看游戏
- 是的,虽然我基本来者不拒,什么类型都玩,但还是会有很多刻板印象。玩得多不代表我都喜欢,我的本命其实是 RPG,但玩得很少,因为实话实说大多数都是垃圾 11,要是玩多造成 PTSD 全部拉黑就得不偿失。虽然不准,但我的部分偏好可参考 indienova-game-hide.user.js
- 玩家主力的年龄结构导致他们的经济状况可能比较拮据,但我没有这问题 12。一般只看游戏质量,不太在意价格,所以首发品质一锤定音,还想更新半年再让我启动是不太可能的 13。哪怕真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的印象里游戏会变成「啊,这游戏首发玩起来挺难受的,后来更新几回体验还行」这种程度,灾难首发我会一直记得 14
- 很多人游戏玩得少,最近看年度总结,一年 100 部就已经被顶礼膜拜,那我这 593 部……甚至还是排除了一堆游戏的数字……跑题了,我想说的是开发者眼中需要看到「硬核玩家」15 的存在。满足其他玩家可能很简单,毕竟对他们而言你的游戏是今年的 1/20,5% 放到一年的尺度也有半月有余。但对我来说,你的游戏只是 1/593,或者说 1.686‰,我打游戏时不想在乎你的心路历程和波折,做得烂就是烂,菜就多练。我可能会因为你以前做过好游戏而尝新,但出渣作就该低分,和出身有毛关系,3A 烂作/平庸作和小品佳作,我显然选后者
总结
总结的总结,有必要吗 (´・ω・`) 写累了,真的是呕心沥血,哪怕公开了月报里 HLTB 游戏报告,还是写了近万字,明年估计就不写了,拿今年的现成脚本跑一下,塞几张图结束。
不过 HLTB 本来没有的我也不太会特地收录,这导致数据缺少序言里说的那些复古游戏。itch 我也是看心情和游戏质量,看到列表一堆游戏没封面还是挺难受的 ↩︎
和去年类似,这里排除了正月里天天打台球时长爆炸(70h17m)的 Cue Club 2,CE 倍速的一众开罗游戏,以及全文都会选择性忽略的 Galgame。顺便一提,Switch 写作 NS 是为了和 Steam 区分,不然真看不出来,NDS -> DS 同理 ↩︎
需要注意,NDS 还有另一部
差评如潮蓝龙 PLUS,因为列表里给了名字我这里才用的简称 ↩︎主要是针对国内玩家而言,对美/日玩家而言堪称良心,连说明书都扫描了。有成就,有音乐播放器,支持倒带,可切换欧美日韩四个版本,游戏内可以单独配置每个游戏的音量,还可以选择日语/英语配音(设置独立于游戏版本),S/L 当然也支持,另外还自带各种道具、刻印的资料和预览 ↩︎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懒。再问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一事不二载」,什么「纪传体记事」之类,Geekademy 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说句题外话,太鼓里也有名为「打工 2000」(官方译名工作 2000)的十星曲(譜面とか Wiki、萌娘百科、Fandom),不过这俩应该没什么关系 ↩︎
虽然这里只提及 IBM-PC,但实际上与它同期的应该是更早的架构/制式,比如鸽了两年没写的 MSX,硬件奇才 Hundon 开发的 PC-88/PC-98/PC-Engine/PCE-CD/PC-FX,下面会简单提到的 Fujitsu FM 系列,夏普的 X1/X68000 等等。因为我对这段时间的历史只了解到九牛一毛,不敢瞎讲,再往前的 Amiga PC 更是一问三不知 ↩︎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这也是事实,比如 Rockstar 水平肯定是比较菜的……还有一大票点击解谜游戏,就几张图 + 一点特效,敢让风扇转起来,seriously? 你小游戏何德何能 CPU 负载比我虚拟机编译还高? ↩︎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法老控(Falcom),伊苏 8 PS4 Pro 那画面,我怀疑甚至没有 PS2 的水平……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日厂画面最烂是地雷社(Idea Factory/Compile Heart),没想到法老控一发立直就垫底去了 ↩︎
我还发表过其他暴论,比如我一直认为 ACT 的开发门槛比较低。难度?堆怪。剧情?谜语人。关卡设计?解谜。数值设计?练级。重复游玩?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要素都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几种无脑的方式实现,在这一方面,很多人推崇的各种动作游戏在我看来和 Flash 也没什么两样
感觉不如狂扁小朋友和灵动嘻哈势力↩︎自信定价是另一回事,比如我认为 PS5 Pro 那点游戏库,卖 2500 都略贵= =而且大多数游戏,主机版首发回血也没多贵。不愿意出手那是收藏家/囤积癖,和游戏玩家的身份可能有重叠,但不能混为一谈。我甚至没提及 galgame,在你吐槽 3A 首发七十刀死贵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一部正常全价作(税込 + 特典なし)起步就是 JPY ¥11000+(CNY ¥500+)?我甚至没说限定版、超限定版、初回限定版、抱枕同捆版、完全生产限定版等等远超宝可梦双版本的发售版本和十里八乡十几个店铺的独占特典(每家店都不一样你敢信?)╮(╯_╰)╭ ↩︎
少数的例外是抢先体验游戏和 itch/Patreon 一年就更几回的欧美 SLG,但我对这些游戏的要求只会更严格,不然根本入不了眼 ↩︎
所以我也很讨厌季票,比如前段时间打妖尾 2,虽然战斗系统改成莱莎的很不爽,boss 还要打半天才能破防,但还是愉快通关,然后发现还有温泉剧情没做,又得等俩月。而且很多欺诈性预购和非法集资也没什么区别…… ↩︎
虽然玩得多,但我根本不敢自称硬核,越玩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RetroArchievements 也从来都是选 soft core mode ↩︎